這幾年,在我們所看到、所聽到的關于塑料袋結構的知識體系中,重慶塑料袋對環境的危害真是罄竹難書,比如說消耗原油、堵塞排水溝、令海洋生物窒息、污染環境等等。更有甚者是它們要花上一千年的時間才能被完全降解。
據悉,最近有兩位塑料屆的領袖人物忍不住跳出來為塑料袋鳴不平。
他們堅持,由于這幾年制造可降解塑料的新技術不斷創新與研發,所以很多反對塑料袋的言論已經過時了,我們現在需要重新檢驗塑料袋的社會性。據相關數據表明,制造塑料袋所需的能源比制造紙袋要少40%,而產生的固體垃圾卻比紙袋少80%。相似的還有,一個帆布袋需要被反復使用至少達171次,才能徹底抵消它在制造過程中所用到的能量和資源的同等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浪費資源。
從現代環保的角度來看,其實如今的塑料袋要比很多綠色環保袋更環保,假如它們能在被丟棄之前被人們重新利用的話。塑料袋對環境形成的污染,事實上,并不是塑料袋本身的材質和應用對環境不友好,而是人們對塑料袋只使用一次的傳統觀念。
在我們以嶄新的目光重新審視塑料袋的同時,還需要改變我們的傳統觀念——塑料袋只能使用一次。針對這樣的普遍觀念,設計者在塑料袋上可以進行創新設計,如增加皮質的提手,皮革給人一種可以長久使用的心理,因而使塑料袋帶有了我們所熟悉的手袋特質。這樣巧妙的把奢侈皮質跟廉價塑料袋結合在一起,有助于引發我們對為什么使用以及該如何正確使用塑料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