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化學沉淀法制備的氫氧化鈣的純度,可從原料選擇、反應過程控制、產(chǎn)物分離與洗滌、干燥等環(huán)節(jié)采取相應措施,具體如下:
原料選擇
高純度鈣鹽和堿:選用高純度的鈣鹽和堿是基礎。如氯化鈣、硝酸鈣等鈣鹽以及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堿,應嚴格控制其雜質含量,確保其純度在 99% 以上,減少因原料雜質引入而導致的產(chǎn)物不純。
檢測原料純度:在使用前,對原料進行嚴格的純度檢測。采用化學分析、光譜分析等方法,如通過原子吸收光譜檢測鈣鹽中的重金屬雜質含量,通過酸堿滴定法測定堿的濃度和純度,確保原料符合要求。

反應過程控制
精確控制反應條件pH 值:準確控制反應體系的 pH 值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制備氫氧化鈣時,pH 值控制在 12-14 之間,有利于鈣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充分結合生成氫氧化鈣,同時避免因 pH 值過高或過低產(chǎn)生其他雜質。
溫度:根據(jù)反應特點,合理控制反應溫度。通常,反應溫度控制在 40-60℃較為適宜,有助于提高反應速率和產(chǎn)物的結晶度,減少雜質的吸附和共沉淀現(xiàn)象。
反應時間:確定合適的反應時間,使反應充分進行。一般反應時間在 1-3 小時,具體可通過檢測反應液中鈣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的濃度變化來確定反應終點,確保反應完全,減少未反應原料殘留。
攪拌速度和方式:選擇適當?shù)臄嚢杷俣群头绞剑狗磻锍浞只旌暇鶆,避免局部濃度過高或過低導致的雜質生成。一般攪拌速度控制在 200-500 轉 / 分鐘,采用勻速攪拌或變速攪拌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反應的均勻性和產(chǎn)物的純度。
添加合適的添加劑:在反應體系中添加適量的晶種或表面活性劑等添加劑。晶種可以引導氫氧化鈣晶體的生長,使晶體生長更加規(guī)整,減少雜質的嵌入;表面活性劑如聚乙二醇等,可以吸附在氫氧化鈣顆粒表面,防止顆粒團聚,提高產(chǎn)物的分散性和純度。

產(chǎn)物分離與洗滌
固液分離方法選擇:采用合適的固液分離方法,如過濾、離心等。對于粒徑較大的氫氧化鈣沉淀,可選用過濾精度較高的濾布或濾紙進行過濾;對于粒徑較小的沉淀,離心分離效果更好,能夠有效分離出氫氧化鈣固體和母液,減少母液中的雜質殘留。
多次洗滌:對分離得到的氫氧化鈣固體進行多次洗滌,去除表面吸附的雜質離子。一般采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進行洗滌,洗滌次數(shù)不少于 3 次,每次洗滌后通過檢測洗滌液中的電導率或特定雜質離子的濃度來判斷洗滌效果,直至洗滌液中雜質含量達到要求。

干燥過程控制
干燥溫度和時間:選擇合適的干燥溫度和時間,避免因干燥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導致氫氧化鈣分解或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雜質。一般干燥溫度控制在 80-120℃,干燥時間根據(jù)產(chǎn)物的量和干燥設備的性能確定,通常在 2-6 小時。
干燥環(huán)境:在干燥過程中,保持干燥環(huán)境的清潔,避免空氣中的灰塵、二氧化碳等雜質與氫氧化鈣接觸?刹捎谜婵崭稍锘蛟诙栊詺怏w保護下進行干燥,提高產(chǎn)物的純度。